• 回到顶部
  • 88888888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

专家观点集合 | 液氢领域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二届北京氢能产业大会暨京津冀氢能产业发展对话活动于9月20日在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开幕。当天下午,液氢技术应用专题会召开。专题会汇集了国内液氢领域最前沿的学术领袖与企业专家,汇聚了当今最具代表性的液氢领域的科研成果与应用经验,展示了我国液氢产业发展的前沿水平。以下是几位来自此领域头部企业的专家观点分享:

 

何广利

国家能源集团氢能领域首席专家、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氢能(氨能)技术中心副主任

 

何广利博士在《液氢储氢加氢站关键技术开发进展及趋势分析》的报告中,概述了液氢技术在氢能产业中的关键性,并指出液氢加注技术对实现氢能商业化应用的重要性。他提到,国家能源集团氢能部门自2016年开始布局氢能项目,尤其是液氢储运及加氢站的建设。何广利介绍了他们开发的全球首个基于潜浸式高压液氢泵的液氢加注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氢燃料电池重型卡车的示范,加速了氢能应用的规模化进程。此外,何广利分析了液氢储运的技术挑战,包括储运成本高及能耗问题,但通过技术进步,液氢在大规模应用中的能效和经济性有望显著提升。最后,他通过对国内外技术现状的对比,指出中国液氢产业面临的技术差距,呼吁加速技术突破以提升全球竞争力。

 

主要观点

  • 液氢加注技术是氢能应用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氢能的商业化和规模化发展。

  • 液氢储运和加氢站具备更高的加注效率和经济性,是未来氢能发展的重要方向。

  • 尽管中国液氢技术与国际存在差距,但通过技术突破可提升能效并缩小差距。

 

 

 

 

刘永亮

北汽福田工程研究院燃料电池技术副总监

 

刘永亮在《液氢技术及在重型商用车的应用研究》报告分享中,深入探讨了液氢技术在重型商用车中的应用前景。他介绍了液氢相较于气态氢在存储密度和能效上的显著优势,指出液氢的存储密度是35兆帕气氢的三倍,具备更好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重型交通工具中,液氢能够有效延长车辆续航能力。此外,刘永亮谈到中国液氢产业链的现状,尽管液氢技术在国内发展较快,但在存储容积、运输能力等方面仍存在差距。尤其是液氢的运输方式,目前主要依赖铁路和公路运输,但未来液氢应用形式的多样化将推动更多加氢站的建设,以满足市场需求。

 

主要观点

  • 液氢存储密度高,适用于重型交通工具的长距离运输。

  • 中国液氢技术虽快速发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

  • 液氢技术在未来加氢站和运输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葛 颂

空气产品公司加氢站战略产品经理

 

葛颂在《液氢氢能相关标准进展》报告中详细介绍了液氢加氢站的最新技术进展以及空气产品公司在液氢加注领域的部分经验。葛颂提到,液氢加氢站的优化在于其占地面积小、加注能力强,适合大城市的快速布局和推广。液氢加注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速度快,且能够减少占用空间,尤其适用于城市交通和重型车辆的快速加注需求。空气产品公司通过改进液氢增压泵技术,显著提升了液氢加注的效率和安全性,并通过多次测试验证了其在实际操作中的稳定性。

 

葛颂强调了液氢加氢站的经济性。他指出,相较于气态氢,液氢在加氢站的建设成本和运营效率上都具备显著优势,尤其是在规模经济效应下,液氢加注的能耗大幅降低。这使得液氢加氢站成为未来重型交通和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补充形式。

 

葛颂特别提到,液氢加注技术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密切相关,标准的落地将决定液氢能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大规模推广。目前,中国在液氢标准体系的建设上相对落后,需要引入更多国际视角,借鉴发达国家在氢能标准化方面的经验。尤其是安全标准的制定,对于未来液氢在重型商用车、飞机等高风险领域的应用至关重要。

 

主要观点

  • 液氢加氢站的占地面积小、加注速度快,适合城市和重型交通的快速发展。

  • 液氢加注设备技术的优化,可显著提高了加注效率和安全性。

  • 液氢加氢站具有良好的经济性,特别是在大规模应用时可降低能耗和成本。

 

 
 
 

姚 欣

北京天海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姚欣在《车载液氢储供系统开发和整车配套工程化技术研究》报告中重点介绍了车载液氢储供系统的开发和整车配套工程化技术。他指出,液氢在商用车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尤其是重卡领域。液氢作为一种高效的储氢方式,能够大幅降低车辆的碳排放,符合“双碳”战略的需求。姚欣还提出了关于液氢系统设计的技术难题,尤其是在安全附件和整车轻量化设计上,需要进一步的技术攻关。此外,他提到液氢系统在车辆运行中的压力管理和氢气供应问题,通过调整液氢输出压力和燃料电池氢气输入需求的匹配,优化了整车的能耗表现。

 

主要观点

  • 整车轻量化和液氢系统的压力管理是未来技术攻关的重点。

  • 液氢技术的突破有助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的碳减排。

 

 
 
 

黄欢明

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液氢平台产品线总监

 

黄欢明在 《重载交通工具液氢储氢技术探索》报告中分享了未势能源在重载交通工具液氢储氢技术上的探索。他指出,液氢技术在重型商用车、特别是长途运输领域有着显著优势。未势能源开发的液氢储氢系统已取得了一定进展,尤其是“木星”车载液氢储氢系统的发布,单瓶储氢质量已达80公斤以上,为未来大规模推广液氢重卡奠定了基础。此外,黄欢明谈到液氢在整车运行中的压力管理问题,通过降低储氢瓶的重量和优化整车设计,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续航能力和运营效率。

 

主要观点

  • 液氢储氢系统在重型交通工具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 整车的轻量化和储氢系统的优化是提升车辆运行效率的关键。

 

 
 

 

-THE END-

 

 

文字整理:Ruth

责编 | 惠子  审核 | Ruth

 

首页    联盟活动    论坛峰会    专家观点集合 | 液氢领域现状与发展趋势
创建时间:2024/09/20
浏览量:0